评论
在回望党史中感悟为民情怀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壮怀激烈的革命史、一部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社会发展史,又是一部深邃厚重的政治思想史。中国共产党最强调讲政治,但与西方政党不同,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真正赋予了政治以人民性这个根本属性,使政治有了温度,体现出深沉的为民情怀。
政治的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对“为什么人”这个问题的郑重回答。“为什么人”是一个政党必须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回答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把自己确立为一个“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认识到“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从领导中国人民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不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世情、党情、国情如何变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坚持和践行的宗旨。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国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更加突出强调坚持人民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政治的人民性源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共产党宣言》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在历史比较中,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在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一百年间,神州大地“换了人间”,中国共产党成长为世界第一大政党。这些人间奇迹的背后,根本就在于坚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虽经百年锻造而不变色,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
政治的人民性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论观点,是我们党理论的逻辑起点,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以及路线、方针和政策无不体现了这一观点。“兵民是胜利之本”,党依靠人民、团结人民、领导人民夺取了中国革命胜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党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辛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果断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政治的人民性在于对“历史周期率”的深刻警惕。“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理念深深镌刻在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里,密切联系群众、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塑造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锻造出一支所向无敌的人民军队。从苏维埃政权时期处理谢步升贪污案、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处理刘青山、张子善腐败案,再到新时代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从延安“窑洞对”,到坚持“两个务必”,再到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怀着“赶考”的清醒,保持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敬畏,在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道路上奋力求索。
学习党史,必须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感悟为民情怀,更要坚守为民情怀,培养赤子之心,以实际行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全心全意当好人民的勤务员。(王青)